《封神》票房突破20亿:深度解析创作野心与情感触动

影视 2023-08-14 14:41:01 有品生活网

封神票房终于到了20亿

首先想阐明的是,观影感受是一种很个体化的东西,艺术作品带给人们的触动和思考深度,取决于个人的经历、知识结构、情感倾向和思维模式。所以以下对故事主旨、人物经历、剧情表达的分析与理解,都只是个人很片面的想法,可能会存在信息上偏差。如果你和我一样被电影所触动,想加入一起讨论,欢迎留下你的文字,但希望大家用宽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一切。

我想,导演和电影的创作团队都是相当有“野心”的,大概在筹备开拍这部电影之初就已经决定,并非是拍一部叫座商业片,他们在每个方面都不计成本地努力去用极尽可能丰满的细节、最贴近真实的画面来为观众重构一个史诗级的中国古代神话世界,从改编剧本、人物设定、选角、训练、布景、服道化等方方面面,都不得不佩服主创团队的用心。

关于剧本的改编,作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推翻了原著的一些设定。由于原著就是一个在朝代历史上加上神话色彩的幻想故事,作者在创作时自会带有那个年代的价值观,放在现在来看有一些并不符合先进的主流思想。比如说“红颜祸水”的观点,电影中隐晦地辩驳,“福祸无门,唯人所召”,问题在于主体本身,而非所作用的对象,剧本中为了响应这点,雷震子是一个对照组,小狐狸如果遇到良善的人加以教化,未必不能成为祥瑞。引领殷商走向灭亡的,正是殷寿内心的贪欲和自私暴虐。

封神作为一个神话故事,它的故事却是一直围绕着“人”而展开的,明明在神仙世界里,人的力量犹如蝼蚁,胜负几乎是压倒性的,可是这个故事依然没有放弃以人间为背景展开,在正邪斗法中,人依然是引领所有力量走向未来的那个核心力量。“人之一生,何其短、何其憾、何其无能为力、何其为造化所弄。又何以前仆后继,为孜孜以求者、未可推卸者而百死无悔。”打破既定之局、开创新的未来,正需要人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百折不服的孤勇和气概。

再看封神第一部的剧情,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电影会选择姬发作为故事展开的主角,让我们跟随一个懵懂少年逐步觉醒和成长,而于适为什么又会成为“天选姬发”。一切都为了更好地表达故事的内核而服务的。

封神第一部的主要矛盾其实是围绕着君臣父子的关系,也就是统称父权而展开的,开场苏全孝城墙下自裁、殷寿弑父杀兄、四大伯侯大殿对峙、姬发与姬昌在牢狱里的关键对话、殷郊与殷寿之间的观念差别与矛盾对立等场景,都是在诠释这一个主要矛盾。

即使是现在,父母在传统家庭中也有着无可否认的权威,在那个君权为上的年代,弑父杀君、以下犯上更是大逆不道的(从姬昌明知去朝歌是以身犯险却以臣节不可废为理由坚持前往也可以侧面看出),要反抗这样的一座大山,内心世界需经历原价值观极大的倾覆、崩塌以及重建,此人必须拥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百折不服的坚毅。

也许这么说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在真实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艰难的选择之后,可能人们才更能明白,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可以在某些关键时刻作出一些决定,确实是能人所不能的了不起。

再说说电影的选角,为了贴合剧本的设定,一切都为电影更好的呈现而服务,放弃自带流量的明星,从几乎没有表演经历的年轻人里挑选主演,花近一年的时间进行体能、马术、武术、文化、表演等培训,将这群年轻人打磨成跟里面的人物设定最贴近的状态,又结合每个人的经历分配与人物背景最贴合的角色,以情感带动表演,弥补了他们表演经验上的不足。

现在来看,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决定,也由此将一群有潜质、有毅力的好演员带到了公众的面前,但在一切尚未可知时,背负着整个团队的创作成败的压力,做这一个决定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值得庆幸的是团队的努力被观众感知和认可,这就是投之以诚,报之以诚吧。真的再次感谢导演和主创团队的追求和坚持。

正因为这种脚踏实地的态度,所以这部电影的群像做得特别好,每个角色即使在片中出场时间极短,也并没有简单地就将角色脸谱化,而是用最扼要的方式丰满地展现不同人物的背景经历和性格,包括不同命运的四大伯侯和质子,温润孝义的白月光哥哥伯邑考,温柔却又自带国母风骨的姜王后,哪怕是大殿上随伺的侍女,在刀光剑影时,哪怕镜头并没有聚焦到她身上,但是背景中虚焦的依然是害怕的神情,伏地的手都带着颤抖,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却让观众能沉浸其中。

衷心盼望,这是封神所有主演的演艺事业的模样,也是中国电影未来的模样。

以上就是《封神》票房突破20亿:创作野心与情感触动的深度解析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封神》票房突破20亿:创作野心与情感触动的深度解析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